HI!

未分类
/By
Hi ~ 又见面了,上次在这里与大家见面居然还是3年前…… 还没跟家具届的师友兄长好好说声再会,已经又匆匆结束了一段安防企业的职场工作经历…… ……愿自己走过毕业后第一个3年工作室的创业未遂,第二个3年职场中的砥砺前行,还能做到勤恳、真诚…… meetweil.com……相逢甚欢……是咱家个人作品集网站的域名,最早申请于2014年的海外某站,几经辗转落户马家的云。不敢想建一个个人网站会打扰到那么多人……感谢 小但 自2014年开始提供的的各种技术支持与疑难杂症解决;一路走来,感谢各位师友兄长对我的容忍和耐心……打扰了! ...

素人米兰行-观展观

蹀躞
/By
素人米兰行-观展观     此篇本是多年前应梁老师邀约,为浙江理工大学工业设计“ID部落”微信公共账号写的一篇通讯稿。主要契机是2015.04月随“素壳设计”的各位师友兄长飞去米兰设计周观展,回杭州后恰逢公众号时兴起来。我们作为刚毕业的愣头青,便也不知天高地厚的给系里的公众号提供起内容来。 2015,在初入工作岗位便能有机会去到米兰设计周,豁然开朗。几天紧凑的异国观展有了大量新的认识,实际上要动手敲点文字的冲动,在归来的飞机上就有了。至于当时的感慨,如今已经幼稚的不堪入目。遂重新梳理修正了部分内容,求个心安理得。归于《蹀躞》系列也是因为那篇稿子当时改改弄弄……愣是失去了“通讯稿”的属性,衍变成了一则“分享”。 正应了前面所说的“蹀躞”,也有了此开篇冗杂的废话。 《素人米兰行》是老师给的标题,拿到便觉得不称心。因为第一次置身如此规模的专业会展中,自己对产品、材料工艺、世界知名设计师、品牌的知识储备量都不够:在当时确实有很多品牌和设计师的作品不能耳熟能详、看的明白。也就不敢使用《素人米兰行》这个非常有担当的标题。自己加了个副标题“观展观”。观展观:逛展需要的不是门票、机票、住宿费的成本投入,而是平时的积累+出发前的准备。不同的知识背景认知层次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的认识是不一样的……2015米兰行,我所得到的除了在眼界开拓上的豁然开朗,更多的是意识到了自己的诠才末学。意图是提醒自己若继续不学无术的浪荡下去,恐怕对不起往返的机票。以下是当年不成形文字的修正后内容……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应该是米兰展的学名吧,我竟未曾关心过它的官方叫法。不过关于这个展的教科书式介绍大可通过互联网去了解。百度知道都知道的东西,我们不讨论。因为浅浅的涉足了一点家具,又是才走出校园的新人,不免有些浅尝辄止的无病呻吟。此一个人的视角希望能够抛砖引玉,通篇不周到不专业的纰漏烦请各专业人士予以指正。(展会官方网址:http://salonemilano.it/it-it/)素人米兰行——观展观礼乐-大牌篇,    米兰展最引人入胜的恐怕就是济济一堂的超级大牌了吧。Poliform、Flexform、Giorgetti、rimadesio等等。家具家居产品不像家电汽车产品很多顶级品牌在中国根本不被认知不被尊重。这些大牌的展位里即便用名片限制人流,也一样是人挤人背靠背,若想在里面洋洋得意的拍照片自是不可能的。所以来看大牌前最好对其产品耳熟能详,即便不能信手拈来也要大概知道他们各自的强项。于是对这些大牌的切入角基本有三:展示、工艺、细节……特举几个有意思的例子:一)展示    展会中如何利用有限环境营造独到的空间氛围,某种意义上比产品更能吸引观客。展会上给人身临其境不同于互联网看得见摸不着的信息获取方式。         各家在这一局更是要使出浑身解数,力气用的着实不少。 Flexform所有的灯饰和它的一些立面隔断甚至是产品,都用了片状的木材或金属。人在空间里是移动的视线也是不固定的,所以片状材料比线状有更多空间维度上的可能性。配合环境中的光线视觉和空间可以很好的得到很好的延伸感。特别喜欢的是较弱的空间划分中他们的纱帘后面还有一层金属帘,这样即便是柔性的东西也是有两个层次的;远远看去是弱对比,走近了空间的划分又变的异常明细……我常说设计的魔力在于让“冲突”也变得柔软起来。     我特别推崇的大牌之所以为大牌,在接下去要点明的手法里由为突出。他们营造空间靠的不单是冷冰的墙体或讨巧的屏风挂帘,竟实实在在就是精雕细琢的展示柜了。如同我多年前看一张手绘,初学者画面里的配色方案就只是正视图一字排开红黄蓝绿涂了一遍,占用些纸面空间;那位先驱的三个配色方案居然变换着角度相互掐起架、纷至沓来了。(图左右上下依次为:Flexform、Rimadesio、Poliform、De sede)     还有一些展位没有加以浮夸的材料和深闳的构造却也匠心独运,轻松的极致。诸多展位和很多棒棒的效果,实不能一一列举。我将些支离破碎的图和品牌名字丢在下面,可google它们网站,细细品味。排名无先后:Billiani、Bonaldo、Bosa、Thonet、Zeitraum、Fendi、Porro、Flou、Horm.it、Minotti、Leolux、Glas、Mages、ZANOTTA。 二)工艺    A——RIMADESIO的玻璃金属柜门图片资料我非第一次看到。用望眼欲穿来形容不为过,第一次看到是与志邦厨柜的很多工程师在一次提案讨论会上:整片模具?pass>因为成本高、照片拍来也确实是框架结构;螺丝固定?pass>因为需要专门安装工具且玻璃最后装上去需要更多结构件了;胶水、金属卡扣、点焊……我仔细的听着大家的讨论,生怕错过冲破难关打通经脉的关键……这次看到实物,金属+玻璃材质本身的美感和产品整体形态比例的美感自不必多言。困扰已久的“结构问题”也看了个通透了。细节是不允许拍照的!我当然有恃无恐的偷拍了!但还是用草图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因为每一番思考都应该得到尊重。(更多RIMADESIO的玻璃和铝工艺绍:www.rimadesio.com/eng/materials.php)。     B——因为有余老同行,我等小辈自是不能放过他的金口玉言。下图的细节就是余老师为我解释的。金属折出的整整齐齐的转角里面必然有铣过槽的地方,而对角处的圆形缺口同样是为了避免材料挤压的形变。     C——shirakawa一听就像是来自日本,他们的工作人员非常耐心的解释了普通雪松如何通过多次高压处理变得致密光亮;现代的工艺如何似的木材加工变得高效而不失原来的味道(这个是我之前有听吴老师说过加拿大的一家公司的做法,心理预期在这里得到了印证);如何通过搭配不同密度和处理方式的海绵得到舒适的坐面。     无独有偶,在Flexform里听到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套产品。他的大概意思是:由于用了这种舒适柔软的面料Woollens(摸上去像是羊毛混纺之类的确实很舒服),造型变得很不受控,于是海绵Software(大概是这种词)各种让位和拼接才有了现在的舒适度和造型美感。当然我第一眼看到细细的人字纹的面料时候已经忍俊不禁的卧进这沙发里了。一边感受着舒适,一边听到的介绍(英语不好的坑)……肃然起敬,对自己的冒昧深感愧疚。 三)细节 ...

绘见01-Eugeni Quitllet

绘见
/By
绘见01 - Eugeni Quitllet 我们看到的与我们知道的,两者的关系从未被澄清——约翰伯格    有个技能,你随便找个产品描述下。我或许能知道,或找出它出自哪位设计师之手、或许能找到它是哪个品牌的、哪个国家地域的、买什么价格。最不济我能打开浏览器找到这个产品的图片。“绘见集”会找一些著名设计师、或品牌,从他们的故事、产品聊起……为了脱离互联网式走马观花式的泛泛而谈,这里将用手绘的方式揭开个人的一点真知灼见。取名“绘见”实因笔者才疏学浅,只能通过手绘揭露冰山一角的一点自知之明…………接下来,一起绘见Eugeni Quitllet 的世界…… 此处Eugeni Quitllet的肖像照片来自他的个人网站>https://eugeniquitllet.com/    西班牙设计师 Eugeni Quitllet ,2016M&O(Maison-Objet)巴黎展春季展年度设计师,曾经供职于Philippe Starck (另一个大师)的工作室。要知道更多关于这位设计师的事情,且跟着我们的文字去纠缠他作品。    既然提到了这里描述下Maison-Objet,媒体爱用洋气的缩写,所以一直用吴老师起的名字“法国展”。法国应该有很多展吧,不管,全名记不住,就叫法国展。官方网址>https://www.maison-objet.com/。Maison 是法语的住宅,字母构成就明显比英国的 house 和德国的 hause 艺术。另外,此展官网脉络庞大枝繁叶茂,图片质量尚可,几近一份家居用品年度报告。1)STONE 椅     Stone 是欧妮格16年为 Habitat 设计的一张椅子。开篇选这产品,各网站里看到不止一次。一直认为这椅子是由几部分拼装的。搜了几乎关于它全部的图片,细细的审……才发现实为注塑的一整个整体。如何将有如此厚度且不均匀的造型用聚丙烯材料注塑而不至于收缩变形?抛开对材料自身的改性处理、气辅和出模后的热浸。最近与金老师的一次电话交流,窃得一种值得参考的方法……图下图  ...